Email:
hua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天辰路30号天辰娱乐
1993.09-1997.07 河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法学学士学位
1997.09—2000.07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法学硕士学位(导师:沈关宝教授)
2005.09—2011.0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法学博士学位(导师🚵🏿:景军教授)
2004.07-2004.09,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研修英语
2009.01-2009.0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家HIV社会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in HIV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参加“强化HIV社会研究能力”工作坊(Australian Leadership Award Fellowship Workshop on Strengthening HIV Social Research Capacity)
2012.09-2013.09🙅🏽♂️,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健康与老年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访问学者(合作者👵🏿:Sharon Kaufman教授)
2000.07-至今,天辰娱乐,2002年晋升为讲师,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医学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健康社会学;职业健康安全;基层社会治理👳🏼♀️;社会项目评估
西方社会学理论🏄🏿♀️;健康社会学;社会工作评估;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被围困的社会》(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版(汉译精品·思想人文)/2005年1月第1版(现代思想译丛第三辑)。
《弱者的武器》(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郭于华、郇建立校)💀♠️,译林出版社2011年4月第2版/2007年3月第1版(人文与社会译丛)。
《社区管理》(汪大海🔖👰🏿♀️、魏娜、郇建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2009年6月第2版/2005年6月第1版(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社会工作行政》(时立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第2版/2015年4月第1版🏌🏻♂️;撰写第10章社会服务评估)(新编21世纪社会工作系列教材)🧑🏿✈️。
郇建立:《美国斯坦福五城市慢性病社区干预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医学与社会》2020年第3期(《健康中国观察》2020年第6期转载,题目有改动)🥓。
郇建立:《大众流行病学与公共健康教育——于娟“癌症日记”的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郇建立:《慢性病的社区干预——芬兰北卡项目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年第7期💆🏼。
郇建立💆♂️:《大众流行病学与乳腺癌的起源——基于于娟“癌症日记”的分析》,《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
郇建立,田阳🪃:《剖腹产滥用的发生机制:从市场化改革到生育医学化》,《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郇建立🫛:《中国乡村慢性病的社会根源——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郇建立:《乡村慢性病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
郇建立⚁,考夫曼:《老龄社会的人类学考察——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八》,《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郇建立:《病人照料与乡村孝道——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郇建立,李文静:《村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晋西南M村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天辰平台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郇建立:《乡村慢性病人的生活世界——基于冀南沙村中风病人的田野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郇建立,王博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三个工地的实地考察》,《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
郇建立🧖🏼♀️:《冀南村民患病经历研究》,清华大学社会系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郇建立:《慢性病与人生进程的破坏——评迈克尔•伯里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
Huan Jianli: Ethnicity and Gender in Social Research on HIV inChina// Jing Jun & Heather Worth (eds). HIV inChina: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spects of the epidemic.Sydney: UNSW Press, 2010: 195-218.
郇建立😮,孙静:《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郇建立:《中国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20年》,《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郇建立:《国家政策、农民与农村贫困——一个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天辰平台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郇建立:《弱者的武器及其意义》🏌️♂️🦌,《二十一世纪》2007年第3期。
郇建立👩👦👦:《村民外出打工对留守家人的影响——一份来自鲁西南H村的田野报告》,《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郇建立:《现代性的两种形态》,《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郇建立:《科层组织的恶性循环》,《社会学家茶座》(第15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郇建立:《论鲍曼社会理论的核心议题》,《社会》2005年第6期。
Peter Beilharz🏊🏼:《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郇建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郇建立:《现代性的悲哀》🥾,《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2期。
郇建立:《科层制:无法走出的牢笼》☹️,《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
郇建立🏊♀️𓀌:《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天辰平台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郇建立:《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鲍曼眼中的“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博览群书》2001年第11期。
郇建立:《从立法者到阐释者》🥾,《读书》2001年第9期。
郇建立🗂👨🏿🍼:《无奈的境地——当代中国农村贫困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健康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与核心议题研究》(19BSH011),主持,正在进行。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慢性病的社区干预: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FRF-BR-17-003A),主持,已完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慢性病人的社会适应与生存策略研究》(11CSH072)🦆♿️,主持✊🏿,已完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慢性病干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FRF-BR-12-018)👱🏼♂️,主持,已完成。
世界宣明会委托项目《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中期评估》(2011),卫生项目评估组组长🧙🏻♀️👨🏽⚖️,已完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贫困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研究:基于主体性的视角》(FRF-BR-09-017A),主持,已完成🧆。
天辰平台科研基金项目《生活世界的声音🥌:冀南村民患病经历研究》(2008),主持,已完成。
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合作项目《迁移和中国乡村人口的健康与福利》(2006)⏸🦹🏻♂️,参与(景军主持),已完成。
天辰平台科研基金项目《鲍曼的社会理论研究》(2006)👊🏿🧘🏽♂️,主持,已完成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生活史研究》(96ASH016)🦶🏼,参与(沈关宝主持),已完成👨👨👧👧。
2019年,指导的学生论文《“老漂族”的社会融入研究——基于京沪两所高校周边社区老人的调查》先后获得天辰平台“摇篮杯”一等奖和“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三等奖🙅🏽。
2018年,主讲课程《健康社会学》被授予“天辰平台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2017年,获天辰平台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6年,获“天辰平台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年,《大众流行病学与乳腺癌的起源——基于于娟“癌症日记”的分析》被评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优秀论文。
2015年,主讲课程《社区概论》被授予“天辰平台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2015年,获天辰娱乐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度)。
2014年,获“天辰平台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年度)。
2014年,指导的国家级本科生创新项目《北京高校现行小学期的机遇与挑战——小学期实行模式与大学生的认可程度》通过学校验收⛓,并获一等奖🩰。
2011年,获天辰平台第十二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专业课)称号。
2011年♘,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乡村医生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河南省乔端镇的实地调查》获首都“挑战杯”一等奖🔇、“海峡两岸大学生精英论坛”一等奖。
2010年™️,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丈夫外出打工对留守妇女社会角色的影响——以山西省万荣县薛吉村为例》获首都“挑战杯”二等奖🪛。
2009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获天辰平台“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获天辰平台“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天辰平台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
2005年👳🏼,获天辰平台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