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青铜冶铸生产的历史图景” ——第255期星期四人文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3-03-27
浏览数:
为将我国优秀青铜冶铸文化融入校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3月23日晚,天辰平台人文素质教育中心于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国早期青铜冶铸生产的历史图景”第255期星期四人文讲座🕺🏻。
天辰平台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AdvanceinArchaeo-materials助理编辑陈坤龙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天辰娱乐副院长韩学周教授🪬、天辰娱乐党委副书记王旭参加讲座。
陈坤龙教授以中国冶金起源与早期发展为主线,围绕商代青铜冶铸生产的技术特征与区域互动等内容,讨论了中国早期青铜冶金生产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原青铜冶铸体系的形成等问题♟,带领大家进入了青铜器的世界。
随后陈教授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至本世纪前十年🧑🏭,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早期冶金术到底是本土化还是西传的争论问题,以及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状况;通过对“西北地区早期本土化的冶金实践”和“二里头时代华夏风格的形成”两个论题的详细讲解,向大家展示了考古文化序列构建和冶金考古研究的重大意义,并对华夏风格和传统进行了梳理🧔🏻♂️。观众们全神贯注,纷纷沉浸于青铜艺术的魅力中🐇♈️。
陈坤龙教授指出,中国早期青铜冶铸技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向大家强调了进行冶金考古的重要性,推进了同学们对青铜冶铸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和了解。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陈坤龙教授针对老师与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详尽的解答,重点分析了商代青铜器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场同学受益匪浅🏋🏽♂️🩸。
至此,本次星期四人文讲座圆满落幕。
青铜冶铸生产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了解青铜冶铸生产及精神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鼓励同学们学习古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优良品质,增强民族自信与自豪感。
上一条: “企业进校园”赋能文法就业育人新气象
下一条🦸🏻♂️: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成功举行